公司简介
厦门信达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厦门信达”)始创于1984年,是厦门国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核心成员企业,现已形成汽车经销、供应链、信息科技三大核心业务。公司连续多年入选《财富》中国上市公司500强、全球铁矿供应商20强、中国汽车流通行业经销商集团百强,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。公司以“引领优势产业创造美好生活”为使命,秉承“一流引领 真实担当 奋斗为本 共创共享”的核心价值观,致力于成为引领优势产业和美好生活的优质上市公司。
秉承厦门信达“打造数字引擎,为企业发展赋能”的宗旨,结合厦门信达供应链实际情况,依托5G、物联网、计算机视觉等技术,进一步加快推动供应链信息系统互联和资源共享,实现跨地域、跨部门、跨上下游协作,为供应链的业务开展、操作合规、风险控制打造坚实的数字化基础。

聚焦痛点
1. 业务效率与风险管控之间的矛盾。
一方面业务要求高效作业以提高响应速度,仓库人员只关注快速便捷,缺少作业规范管控;另一方面,管控上要求操作合规安全以规避风险,要求仓库单单审核、见单操作、操作留痕,传统方式势必降低作业效率。这是一对矛盾。
2. 人员要求与业务转型之间的矛盾。
各个仓库人员操作水平参差不齐,采用传统的“传、帮、带”的培训方式,从培训到上岗周期较长,人员流失无法形成完整能力迁移,这与公司业务快速转型,对人员岗位要求持续培训高。

主要成效
1. 数字化转型前后的效益指标对比、分析
- 提升操作效率:利用监控系统结合OCR 识别技术以及目标追踪技术,自动识别出入口库重要信息,并自动匹配订单,减少人为操作提高工作效率。
- 降低运营成本:通过物联网与计算机视觉对物理仓位、车辆、货物、人流实施数字化实时感知和扫描,可代替人工巡查,减少人工投入;依托驾驶舱可视化数据及作业场景、保障实物物理数据的真实可靠,管理人员可以远程监控仓库运行情况,减少监管人员出差次数,降低运营管理成本。
2.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业务流程改造与创新模式的影响
- 标准化可复制:系统实施后,所有自管库作业流程均可按系统预设的标准流程运行,仓库作业人员只要按系统指示即可完成任务。标准化可复制的流程,能够在短时间内接管新仓库,加快公司的业务模式创新。
- 操作留痕:吊装作业及生产流程全程监控,通过 AI 识别自动绑定车辆与订单信息,对吊装作业过程全程视频记录并保存,支持回溯播放,为风控提供数据依据。
- 安全保障:根据全景摄像头及 AI 动态算法,建立电子围栏、非作业时间人员与车辆进出预警、不佩戴安全帽进入作业区域预警、主干道违规停车预警等功能。
3. 数字化转型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作用
- 提升上下游整合能力:通过智慧仓储系统的实施,建立仓库作业的统一标准体系,与货主、装卸公司、运输公司实现高效协同,加强合作伙伴关系,提高产业整合能力;同时,站在风控角度,系统支持货物移动全程可控化,并让整个操作过程遵循安全合规要求,大大提高运营过程控制能力。
- 提升整个产业链价值:随着仓库在全国各地部署,越来越接近上下游两端,为了提升产业价值,进一步可通过网络业务接单平台形成更高效的数据互联,串通整条业务链条,提升上下游合作体验。并通过供需匹配分析,优化仓库资源,定制个性化服务,提升客户对我们企业的可信度和信任度。
典型做法
1. 业务梳理阶段
数字化建设团队采取流程梳理的方法,针对业务流程、操作步骤、岗位分工、管控要求等进行逐个讨论确认,如下:
- 分析板材、建材、焦煤、焦炭等不同品类的仓库作业流程,抽离共性流程,增加个性化可配置流程,满足各品类的差异化需求。
- 梳理仓储管理的岗位分工与系统匹配关系,确定智慧仓储系统与加工仓储系统的关系,减少频繁的系统切换。
- 梳理仓库作业风险点,形成智慧仓储系统的管控需求,融入仓库作业流程,确保仓库能够按标准作业提高效率,并按合规要求操作保障仓库安全。
2. 系统规划阶段
数字化建设团队应对的措施,不仅仅在行业内找借鉴案例,还要跨行业去寻找智能化技术应用场景,整合到项目中。结合公司业务特点以及数字化现状,规划供应链智慧仓储系统,确定系统边界及交互关系。
3. 开发实施阶段
数字化建设团队除了要跟仓库业主沟通协商外,还要跟现场操作团队讨论可行性,更重要的是要利用AI 技术,解除仓库主体结构等不可更改的限制。
- 仓库物联网基础设施改 造——打下仓库智能化基础
- 通过打通道闸、地磅及电子吊秤等基础设施,实现仓库内设备互联,为下一步控制与数据采集打好基础。
- 通过货物移动感知,实现现场标准操作并留痕,为确保现场作业与仓储指令匹配打好基础。感知标准动作:利用 AI 目标监测及追踪技术,主动感知仓库内车辆、货物、吊车的移动,实现装货、卸货、移库、存货上架、拣配取货的标准动作抓取;操作视频留痕:标准动作操作过程形成切片视频留痕,为单证复核提供现场依据,也便于管理层抽检。
- 利用AI 智能识别,实现车牌、货物、单据等信息自动化采集。文本识别,支持识别车牌号、随车单信息、卷板钢卷编码,实现车牌、单据信息、货物编号等信息的自动采集;物体识别,利用目标分割技术监测货车是否为重车出库,以及自动识别钢卷件数。
- 仓库进出控制——用作业指挥道闸,构建仓库封闭系统
- 实现系统控制开闸,道闸遥控器收回,系统自动开闸或手持终端开闸。车辆进出场严格按照仓储系统发出的指令进行车辆匹配,实现系统开闸控制。
- 通过智能识别重车、空车,实现不同的开闸控制;通过检查作业单完成情况,检查是否可开闸。
- 作业标准化——见单操作、视频留痕、异常预警
- 严格按供应链仓储已审核的通知单进行作业。现场以作业单作为指令,装卸必须按作业单指令要求,操作完成后返回供应链仓储。
- 可自定义安全预警,分别针对设备异常、作业区异常、存货区异常、出入库异常、主干道异常等进行分类预警,分级上报上级领导,并跟踪预警的处理过程。
- 数据服务——驾驶舱、客户云盘点
- 搭建驾驶舱,设置进出仓吞吐量、作业操作时长、作业操作异常等关键指标,通过看板的方式呈现,让管理人员一目了然地了解仓库运作情况。
- 通过客户云盘点系统,对客户存放区域 360 度无死角监控,实时调取现场实时视频,查询货物名称、规格型号、存放库位、入库时间、数量等数据。
4. 开发实施过程中的技术保障和网络安全保障
- 技术保障:系统大量应用物联网、计算机视觉、视频压缩、算力服务等技术,需要确保这些技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,以及如何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更新,是智慧仓储系统实施成功的重要基础。
- 网络安全保障:系统互联的设备多,需要管理的网络端口也多。系统按照功能、业务需求分别部署至若干安全区域,进行逻辑隔离,精确访问控制策略,落实边界安全防护;组织渗透测试,不定期开展 web 漏洞扫描,及时发现安全漏洞,消除风险隐患;数据库实时备份、应用系统定期备份等,建立完善备份机制,保障数据安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