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2月29日,由厦门市现代供应链联合会组织起草的团体标准《食品供应链管理软件功能规范(征求意见稿)》通过了专家组的评审。评审会上,专家认真听取了主要起草人组的逐条汇报,就财务核算、软件安全、软硬件接口、生产加工等方面的功能规范提出了各自的见解,联合会工作人员认真记录了专家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,为该标准的继续完善和实施提供了良好的遵循。

审查组专家意见和建议:
01 曾升 厦门市餐饮行业协会 副会长兼秘书长
肯定了该团体标准制定的积极作用,他表示此份标准对食品产业规范化、标准化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,是一份汇集了学者、专家以及企业实际操作,具有科学性且可操作性强的标准文本。
02 叶剑君 厦门建发食品供应链有限公司 信息化应用部总经理
认为该标准可以进一步拓展产业级和生态级的功能规范,以便更好地为食品企业赋能。
03 张达 厦门见福连锁管理有限公司 财务总监
指出该团体标准的内容较为全面,未来可以逐步细化并为食品贸易、生产加工等环节的食品企业更好地应用。
04 张德富 厦门大学信息学院 教授、博士生导师
对该团标编制小组的工作表示了赞赏,他认为该标准还可以拓展信息安全、软硬件接口、支付管理、用户评价管理等方面的功能规范。
05 刘雄伟 厦门元初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物流配送事业部总经理
表示整份标准内容全面,基本覆盖了食品供应链全部流程,可为企业自研系统提供借鉴,未来可以不断完善更多细化内容。

作为该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,衡链(厦门)数字科技有限公司、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、中国(厦门)供应链科创中心、厦门璞真食品有限公司、厦门荆艺软件股份有限公司、厦门锐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、厦门吉联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全程参与了相关团体标准的编写,并提供了许多专业内容、数据及经验,对该标准的顺利过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该团体标准对食品供应链管理软件的功能进行系统性规范,根据食品供应链的特点明确供应链管理软件的基础功能和一般要求,确定组织管理、采购管理、销售管理、库存管理、仓库管理、运输管理、质量管理、溯源管理、账务管理、研发管理、生产管理功能模块,适用于包含食品贸易、加工、包装、分销、流通等一个或多个环节的生鲜食品、预包装食品等食品企业所应用的供应链管理软件。

相信随着该标准的实施落地,将有利于加快食品行业供应链管理软件的供需匹配效率,帮助降低食品供应链管理软件的沟通成本、减低试错成本和避免过多的重复建设,促进整个行业更快地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,加快与新兴技术的融合步伐。厦门市现代供应链联合会将组织团队,与所有食品供应链相关的会员单位持续完善改进,贯彻该标准“基础功能+”的初衷,推动厦门市食品供应链管理从链式思维向产业链思维转变,促进食品供应链要素向厦门集聚,达到生态化发展的目标。